大多數人在 LinkedIn 上找工作、找人脈,就像在 Google 搜尋一樣——
輸入關鍵字、按 Enter,然後看看演算法推薦了什麼。
但這樣的搜尋方法其實非常被動,也容易淹沒在雜訊中。
真正有效的方式,是用一種叫做 Boolean 搜尋 的進階技巧。
這不只是寫幾個關鍵字,而是設計一串「搜尋邏輯」,幫你:
- 更快找到符合條件的職缺與貼文
- 精準鎖定潛在人脈與內推對象
- 主動探索海外職涯的隱藏機會
🔍 Boolean 搜尋是什麼?
Boolean 搜尋(布林邏輯搜尋)是一種使用「AND」、「OR」、「NOT」、「”」與括號的邏輯語法,讓你在 LinkedIn 搜尋時能更精準地控制搜尋條件。
它不需要寫程式,也不難理解,只要你會搭積木,就能學會這個邏輯工具。
常用語法總整理:
指令 | 功能 | 範例 |
---|---|---|
“關鍵字” | 精確搜尋詞組 | “product manager” |
AND | 同時包含兩個條件 | TSMC AND Arizona |
OR | 包含任一條件即可 | B2B OR SaaS |
NOT | 排除某個條件 | developer NOT intern |
( ) | 組合邏輯運算順序 | (“UX designer” OR “UI designer”) AND remote |
🎯 用對邏輯,找到你要的人與工作
1. 精準找人脈:搜尋特定背景的人才
情境: 你想找一位「曾在台灣、現在在美國 TSMC 工作」的工程師。
你可以輸入以下語法:
TSMC AND Arizona AND Taiwan AND (engineer OR developer)
接著選擇「People」,地點設為「United States」,
這樣篩出來的對象,可能正好就是你想認識的潛在內推者:
- 曾在台灣工作、現在已在 TSMC 美國廠
- 正在適應當地生活、願意分享經驗
- 或是剛好職缺開了,可以幫你內推
2. 搶先找到未公開職缺:從貼文下手
很多海外公司,會先在主管的貼文中釋出「招募意圖」,等幾天才上傳正式職缺。
這時你如果只靠 LinkedIn Jobs,就會慢一步。
語法範例:
("we're hiring" OR "join our team") AND "product manager" AND (B2B OR SaaS) AND (hiring OR opening) AND (US OR "United States")
這段搜尋可以幫你找到:
- 沒上職缺頁,但貼文中明講「我們正在找人」的主管
- 特定職位(如 product manager)的原始招募貼文
- 明確與 B2B/SaaS 領域相關的開缺訊號
💡 應用場景與語法範例
案例一:找待過台灣,後來跑去加拿大的 UX 設計主管,聊聊海外職涯轉換
("UX manager" OR "design lead") AND ("Taiwan" OR "Taipei") AND ("Canada" OR "Vancouver")
你會找到可能:
- 曾在台灣當設計師,現在在加拿大擔任主管
- 對轉職經驗有共鳴,也可能願意分享面試文化差異
案例二:找正在招募 Data Analyst 的主管貼文
("we are hiring" OR "looking for a team member") AND ("data analyst") AND ("Toronto" OR "remote")
這比你去職缺頁還快,因為很多主管先貼文、後補職缺連結。
案例三:你想排除不相關的角色或地區
想找 marketing 工作,但不想看到 intern 或印度的職缺:
"marketing specialist" AND (Canada OR "North America") NOT intern NOT India
使用提醒與常見錯誤
加上 “” 才會出現精準的結果
整篇如果只畫一個重點,一定是上述這個。你會發現:
搜尋 software engineer → 會出現很多無關的,都是有工程師(Engineer)
搜尋 “software engineer” → 才是關鍵字一定有 perfact match 才會出現
- AND / OR / NOT 一定要大寫
- 不能使用 +、- 或 * 符號,LinkedIn 不支援
- 不要堆太多關鍵字,會讓搜尋變得太窄
- 預設多個關鍵字會視為 AND 處理
如何善用 Boolean 搜尋做職涯策略設計?
我會建議這樣做:
- 觀察理想職缺或理想人選的關鍵字:先選定一個你很想應徵的工作,看它怎麼描述、用什麼職稱與地點
- 反過來設計搜尋語法:模仿那些描述,設計出適合自己的 Boolean 搜尋語法
- 鎖定貼文 + 人脈 + 公司名單:建立你的搜尋漏斗,讓資訊更集中有效
想更有效使用 LinkedIn 搜尋?
我設計了一個專屬 GPT Bot,可以根據你的職缺、地點、產業,幫你產出最適合的 Boolean 搜尋語法,還會教你怎麼搭配 LinkedIn 的篩選器使用。
📩 只要到貼文留言「我想要優化我的 Linkedin 搜尋方式」,完成後私訊我,就送你免費試用!
LinkedIn 演算法讓大多數人「等著被看到」;但 Boolean 搜尋,讓你「主動找到機會」。
當你能更快找到對的人、對的機會,你也會更快踏上海外職涯的新路徑。
我是喬,希望這篇文章能幫你更有策略地使用 LinkedIn。
如果你對海外工作、履歷優化、面試策略有興趣,歡迎追蹤我、訂閱電子報,一起走向更自由的職涯選擇。
參考資料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