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ach.chiao

europe-jobs-resume-style

【2025 海外求職履歷指南】歐洲十二國人資數據揭密:格式、照片與內容差異一次看懂

想在歐洲找工作卻不確定履歷該怎麼寫?這篇整合歐洲研究機構對歐洲12國的實際調查數據,解析各國對履歷長度、照片、動機信與興趣欄位的不同期待。從德國到西班牙,從荷蘭到義大利,了解文化差異,優化你的海外求職履歷格式與策略!

【2025 海外求職履歷指南】歐洲十二國人資數據揭密:格式、照片與內容差異一次看懂 Read Post »

czech-common-job-platform

【2025 歐洲職涯新跳板】捷克工作機會指南|台灣人可合法找工作,不用工作簽的工作平台總整理

想在歐洲開始海外職涯卻不知從何找起?這篇整理 2025 年捷克最熱門、外國人也能使用的求職平台,包括 Jobs.cz、Jobspin、LinkedIn 等,並針對不同職務推薦使用網站。台灣人無需工作簽證即可合法找工作,是低風險、高彈性的轉職跳板。

【2025 歐洲職涯新跳板】捷克工作機會指南|台灣人可合法找工作,不用工作簽的工作平台總整理 Read Post »

google-ai-educaiton-promotion

限時免費|Google Gemini 學生方案全解析:AI 寫作、簡報、影片一次升級

Google 推出限時一年免費的 Gemini 學生方案,只要擁有 .edu 學生信箱,不需學生證、也不綁信用卡,就能免費解鎖 Gemini Canvas、Deep Research、NotebookLM Plus、Google Docs/Sheets/Slides AI 助理等工具。幫助你完成論文寫作、考前複習、影音創作與資料彙整,一站式升級 AI 學習體驗。

限時免費|Google Gemini 學生方案全解析:AI 寫作、簡報、影片一次升級 Read Post »

2025-AI-education-promotion

2025 最新AI教育優惠包:學生專屬折扣、申請攻略與熱門AI工具推薦

這篇懶人包完整整理「2025 最新教育優惠工具清單」,幫你用學生身份最大化 AI 生產力與職涯準備。當學生還擁有一組教育信箱(如 .edu),你就能解鎖超過 60 款頂級 AI 工具與雲端設計平台的教育優惠,從 ChatGPT、Notion、Figma 到 GitHub Copilot、Adobe、Canva,原價每年破千美金的資源,都能免費或半價取得。

2025 最新AI教育優惠包:學生專屬折扣、申請攻略與熱門AI工具推薦 Read Post »

career-coach-ai-prompt

用對 Prompt,讓 AI 成為你的職涯教練:7 種實用案例

《哈佛關鍵評論網》分享了七種用在職涯上的 AI Prompt。國際知名的組織心理學家 Tomas Chamorro-Premuzic 是倫敦大學(UCL)商業心理學與哥倫比亞大學兼任助理教授,曾任著名人格評估公司 Hogan Assessments 執行長。他分享了七種 AI Career Coach Prompt 協助您釐清職涯的走向。

用對 Prompt,讓 AI 成為你的職涯教練:7 種實用案例 Read Post »

2025-amazing-newsletter-ai-bundle

2025 最強電子報,送 Notion、Perplexity、Cursor、Bolt 等十個 AI 工具一年

訂電子報拿 Notion、Perplexity、Cursor、Bolt 等工具一年的訂閱!前 Airbnb PM、矽谷產品圈的大佬的電子報 Lenny’s Newsletter,是美國科技業,特別是產品經理最愛的訂閱資源之一。他現在與多家新創合作,只要付費訂閱他的電子報,就送一整年的工具使用權。

2025 最強電子報,送 Notion、Perplexity、Cursor、Bolt 等十個 AI 工具一年 Read Post »

live-after-20y-works

做了 20 年的工作,才開始為自己而活

「那些在三、四十歲轉職的你們,轉職後最大的自我覺察是什麼?」這是美國最大鄉民論壇 Reddit 最近很紅的主題,在一天內湧入了許多故事。 裡面有一句話,我讀了好幾次: 「我沒想到,我這麼多年的自我認同,是建立在一份我並不喜歡的工作上。」 – 就有人分享,他從小就在家裡的裝修公司幫忙,搬貨、算預算、處理庫存,一做就是二十年。 後來爸爸過世,他接下公司,當上總經理。但他討厭這份工作。 「我不是討厭工作,是討厭我每天面對的那些人和事—— 客戶、建築師、供應商,整個產業我都不喜歡。」 有一天他想起, 小時候最喜歡的不是裝修,而是電器和無線電。 那才是他真正熱愛的東西。 於是他做了一個很多人不敢做的決定: 35 歲,他離開做了 20 年的產業,重新轉行進 IT。 「我每天都想上班,

做了 20 年的工作,才開始為自己而活 Read Post »

Scroll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