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求職過程中,簽證 常常是跨國轉職者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。特別是在國際求職市場上,簽證問題可能直接影響你的 面試率 和 錄取機會。本篇將深入探討如何透過瞭解各國簽證途徑,提升你的面試成功率。我們將針對美國、加拿大、荷蘭、英國、德國、日本、澳洲和新加坡等熱門求職國家,提供高層次的簽證取得途徑,並分享跨國轉職者可以考慮的詳細方式。
前情提要:在簽證上我們會看「現在」與「未來」需不需要支援,大概數據會是——
- 紅燈:「現在」與「未來」都需要支援,面試率可以抓 15 % 上下徘徊。
- 對於大部分需要即戰力的公司來說,不會太希望等你申請簽證才上工
- 黃燈:「現在」或「未來」其中一個需要支援,可以抓 30% 左右
- 對於中型公司來說,有資源幫您申請「未來簽證」
- 對於大公司來說,有資源與時間幫您「未來」與「現在簽證」
- 綠燈:「現在」與「未來」都不用支援(通常表示公民或至少有永居權),面試率差不多可以抓達到 50%。
- 低於 50% 很有可能是其他問題答的可以優化。
各國簽證取得途徑概覽
美國
- H-1B 簽證:針對專業職位的非移民工作簽證,需要雇主贊助,並通過年度抽籤。
- L-1 簽證(L-1A/L-1B):跨國公司內部調動簽證,適用於經理級別(L-1A)或具備專業知識的員工(L-1B)。這邊途徑可以考慮海外分公司去待大概一年,然後再轉入美國。
- 家庭移民簽證:通過與美國公民或永久居民的家庭關係取得綠卡。可以找個金龜婿,但處的來且合適的好對象我覺得勝過為了身份委曲求全(備註:美國離婚率 0.35%,已開發國家中最高)
- 工作綠卡:這邊有另外可以考慮 EB2NIW 途徑(National Interest Waiver),給五年以上經驗且在各領域有卓越經驗者(通常要對美國有利),學術界常見就是 Paper,也認識許多在大公司內成功申請的案例,好處是可以自行申請不用雇主擔保。
- OPT(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):F-1 學生簽證持有人畢業後可申請的實習工作許可。
加拿大
- Express Entry:聯邦技術移民計劃,根據打分系統評估申請人資格。
- 省提名計劃(PNP):各省根據自身需求提名特定技能的移民。
- 工作簽證:需要雇主提供 LMIA(勞動市場影響評估)支持。
- 打工度假簽證(IEC):適用於18-35歲的年輕人,可在加拿大工作和旅行。
荷蘭
- 高技術移民計劃:雇主經過認證後,可為高技術人才申請工作簽證。
- 尋找工作簽證:畢業於荷蘭大學的國際學生可申請為期一年的找工作簽證。
- 歐盟藍卡:適用於高技術專業人士的工作和居留許可。
- 求職年簽證(Orientation Year Visa / Zoekjaar Visa):給名校畢業生,讓他們有機會在荷蘭自由求職、生活及工作一年,期間無需雇主擔保。給近三年內於荷蘭高校取得學士或碩士學位的畢業生。或近三年內於世界排名(QS, THE, ARWU)前200名非荷蘭高校取得碩士或博士學位者。
英國
- Skilled Worker Visa:需要獲得認可雇主的工作邀請,並滿足薪資和英語能力要求。
- Global Talent Visa:針對在科學、人文、工程等領域有傑出才華的人士。
- Graduate Visa:英國大學畢業生可獲得 2 年的工作許可。
德國
- EU Blue Card(歐盟藍卡):針對高薪資、高技能的專業人士。
- Job Seeker Visa:為期 6 個月的找工作簽證,允許你在德國尋找工作。
- 工作簽證:需要雇主提供工作邀請,並滿足相關條件。
日本
- 技術・人文知識・國際業務簽證:適用於各類專業人士,需要雇主贊助。
- 高級專門人才簽證:針對高收入、高學歷或有豐富工作經驗的人士,享有更優惠的移民待遇。
- 打工度假簽證:適用於特定國家,年齡限制在 18-30 歲之間。
法國
- 短期簽證(Visa de Court séjour)適用於停留不超過90天的工作,如商務旅行、培訓任務等
- 申根短期居留簽證:允許在申根區域內逗留,任意180天內累計不超過90天
- 受薪雇員簽證:針對與法國雇主簽訂勞動合約
- 居留許可證-員工(Carte de séjour – salarié):基於當地雇主工作邀請的許可證
- 公司內部調動居留許可(Salarié détaché ICT):適用於被調派到法國子公司工作的員工1
- 人才護照簽證(Passeport Talent)針對高技能人才的多年期居留許可,最長可達4年
- 適用對象包括:高技能工人、創新公司員工、研究人員、創業者、投資者、公司代表、藝術家等
- 科創人才簽證(French Tech Visa)適用於特殊科創公司可以用簡便方式為人才申請,難的是找到有資格的公司
澳洲
- 技術移民簽證:根據打分系統,評估申請人的技能和資格。
- 雇主擔保簽證:需要澳洲雇主提供工作邀請。
- 打工度假簽證(Working Holiday Visa):18-30 歲的年輕人可申請,期限為 1 年。
新加坡
- Employment Pass(EP):針對高收入專業人士,需要雇主申請。
- S Pass:針對中級技術人員,需滿足薪資和學歷要求。
- EntrePass:適合想在新加坡創業的外國企業家。
跨國轉職者的簽證考量與詳細方式
1. 評估自身條件與目標國家
- 技能與經驗:確認你的專業技能是否符合目標國家的緊缺職業清單。
- 語言能力:部分國家要求語言測試成績,如英國的 IELTS。
- 年齡限制:如打工度假簽證通常有年齡限制。
2. 考慮長期取得策略,以美國為例——
- H-1B 簽證:需要找到願意贊助的雇主,中籤率約為 30%,因此競爭激烈。三月底抽第一次,七八月抽第二次,通常十月生效。通常是三月初開放兩週的申請時間,所以找海外求職工作沒簽證盡量在三月初談完 Offer 才趕得上申請。配偶可工作。
- L-1A/L-1B 簽證:如果你在跨國公司工作,可以申請內部調動。但需要在母公司至少工作 1 年。
- 家庭移民:如果有親屬在美國,可以考慮通過家庭移民取得綠卡。如果不是直系親屬而是F4類別 (美國公民的兄弟姊妹),寫文的現在要等待約 17 年 lol。
- OPT:留學美國並取得學位,畢業後可申請 OPT,為期 12 個月,STEM 專業可延長至 36 個月。但我想都是轉公司抽 H1B 為主。
- TN:需要是加拿大或墨西哥公民,每次三年可無條件延簽,聽說加拿大公民很簡單,到邊界出示 Offer 就可以拿到了。缺點是配偶不能工作。
- E3:需要是澳洲公民,每次兩年可續簽,配偶可工作。
- H-1B1:需要是新加坡或智利公民,有效期一年半可續簽。
3. 利用打工度假簽證轉工作簽證
- 適用國家:加拿大、澳洲、日本等。
- 申請時間:通常在每年的特定時間開放申請,需要提前關注官方資訊。
- 名額限制:名額有限,採取先到先得或抽籤制。
- 限制條件:年齡通常限制在 18-30 歲,部分國家可至 35 歲。
- 轉換工作簽證:在打工度假期間找到願意贊助的雇主,可嘗試申請工作簽證。
打工度假簽證的注意事項
- 工作類型限制:部分國家對工作類型有規定,不能從事永久性工作。
- 稅務問題:需要瞭解當地的稅務政策,確保合法納稅。
- 轉換難度:從打工度假簽證轉為工作簽證,可能需要滿足更多條件,如技能評估、語言成績等。
4. 其他國家的簽證考量
- 加拿大:如果符合技術移民打分要求,可以直接申請永久居留權,避免簽證不穩定的問題。
- 英國:透過取得英國學位,獲得 Graduate Visa,增加在當地求職的機會。
- 德國:先申請 Job Seeker Visa,入境後再尋找工作,更有利於面試和溝通。
提升面試率的實用建議
- 明確表達簽證狀態:在履歷投遞和 Phone Screen 中清楚說明你的簽證狀況,讓對方了解你是否需要簽證贊助。
- 主動瞭解雇主的簽證政策:在投遞前,確認該公司是否提供簽證贊助,避免浪費時間。
- 提高自身競爭力:取得相關的專業認證或語言成績,增強你的求職優勢。
- 利用人脈與內推:透過朋友或前同事的推薦,提高被錄取的機會。
- 考慮多元途徑:不僅限於工作簽證,還可以考慮留學、家庭移民等方式進入目標國家。
優化取得簽證的方式
- 找到各國簽證相關的資訊
以美國為例可以上這樣的網站 https://www.myvisajobs.com/emp/search.aspx
就可以觀察,像是2024 年一些美國移民的有趣數據——
- H1B 申請量以 Amazon 為榜首,有趣的是第二名是一家位於 NJ 的 IT 公司(Cognizant),再來才是 EY 和 Google。其中 H1B 榜以蘋果平均薪水最高(可能也是地理位置主要在加州)。會需要稍微除一下總員工數得到比例比較準。
- 綠卡以 Amazon 佔數量榜首(但 Cooperate 員工總數也多)。但比起綠卡申請量第二名的 Google ,薪水平均少了四萬鎂。但人總是要比較的,整體好像比微軟幸福一點。
- 優先關注/投遞看這些能支援您簽證的公司
海外求職最重要的就是簽證。如果您現在在找工作,記得優先關注看這些能支援您簽證的公司。倒也不是說要您委曲求全,能找到好公司當然去。
小結
簽證問題是跨國求職者無法迴避的挑戰,但透過深入瞭解各國的簽證政策和靈活運用不同的途徑,你可以大大提升自己的面試率和錄取機會。記住,提前準備 和 主動出擊 是關鍵。希望這篇攻略能夠為你的跨國求職之路提供實質的幫助。
如果你有任何問題或需要進一步的建議,歡迎加入我們的社群,與更多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交流!